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人们常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体会秋收的喜悦,感悟生命的奥秘。
秋天对于饲料及养殖现场来说,又会面对哪些问题呢?
首先是积极的方面:
1、秋收过后,部分原料价格会有所下降,饲料企业及养殖户成本会有所降低。
2、可选择及使用的原料增多。
3、天气转凉,不用过度担心饲料发霉,饲料产品水分指标可适当提高0.5-1%。
4、脱霉剂、防霉剂用量可适当减少。
消极的方面也伴随而来:
1、天气转凉,动物体能量需求提高,饲料成本需要提高。
2、昼夜温差大,应激,易腹泻,影响生长性能。
3、养殖场封棚,不良气体危害呼吸道,疾病高发,影响饲料性能发挥。
4、原料水分升高,水分控制难。
那么,针对秋冬季节的原料使用规律和季节特点,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一、新玉米的收获及使用
今年雨水较多,玉米收成较往年下降。收割期同样伴随雨水,整体玉米晾晒也受影响。
挑选优质新玉米,对于饲料企业来说,是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1、新玉米有什么优缺点呢?
优点:新鲜可口、营养全面是其最大的优点。具有较好的适口性,且各种氨基酸、维生素、脂肪酸等营养物质损失较少。
缺点:一是新玉米淀粉有一个后熟化过程,刚收获上来的玉米中抗性淀粉含量较高,这部分淀粉难以被动物消化利用,甚至引起动物的饱腹感,反而降低其采食量。二是水分通常较高,不宜贮藏。
2、如何鉴别新陈玉米呢?
① 形态区别主要是光泽。新玉米关泽鲜亮,胚部新鲜,指掐易陷入,掰开后呈乳白色或黄白色。陈玉米往往颜色较暗,胚部较硬。掰开后颜色较深。
② 气味。新玉米有玉米特殊香气,陈玉米气味很淡,粮库存储陈玉米,有特殊得仓库气味。
③ 生理区别:陈玉米生活力弱,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新种子低。
④ 化学方法,可用红墨水染色法。按1:60的比例将红墨水配成溶液,将玉米浸泡15分后取出观察,种胚未被染成红色或染色较浅的为新玉米。
3、新玉米使用注意事项:
不同阶段猪只,新陈玉米过渡使用。
妊娠母猪,即可使用,50%,100%逐步替代陈玉米;
母猪料,即可使用,20%、50%、100%逐步替代陈玉米;
育肥猪料,20% 、40%、70%、100%逐步替代陈玉米;
乳保料,存放至少一个月以后方能使用,使用时多次逐步增量过渡,10%,20%,35%,50%,100%,可在12月前过渡完。
二、季节性原料的使用
以小麦胚芽,米糠使用(比例)为例。
天气转凉,对于脂肪、水分含量高的原料来说,可以相对放心的进行使用了。
小麦胚芽粕要注意麸皮含量,粗蛋白不能低于26%,灰分不能高于5%,脂肪不能低于7.5%;5-10月份不得用于保育料和母猪料,10-4月份可以使用。
米糠易发热、发酸、结块,易掺有稻壳、麦壳、沸石粉等杂质,采购入库和存放上要多多关注。
存放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1、单层存放,避免垛压。
2、于仓库门口通风处存放。
3、定期测温,发现温度升高立即处理。
4、缩短库存周期,最好一周内消耗完毕。
三、秋冬季节,产品水分控制条件可适当放宽
可适当提高产品水分、减少饲料配方中脱霉剂及防霉剂的用量,降低配方成本。
四、进入秋冬季节,气温下降,用于自身维持消耗的能量增多。
秋冬季节,猪生长速度平均降低5-10%,料重比增加0.1-0.2。
猪场在做好防寒保暖和通风换气的同时,可适当调整饲料配方。
1、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来提高饲料净能(消化能)。
2、净能(消化能)不变,适当降低蛋白质水平。
五、秋冬昼夜温差大,猪体温调节能力差,仔猪易发生冷应激。
秋冬季肠道疾病高发,肠道疾病不但影响消化吸收,造成饲料浪费,而且也
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选用易于消化吸收的饲料的同时,还要考虑微生物菌群的营养需求,使肠道微生物处于良性的稳定平衡状态。
可以选用华昌丝兰提取物让营养物质更易被吸收:改善肠道健康
六、封棚保温、猪舍密封性越来越好,通风和保温很难控制。
当粪便清理不及时,猪群密度高时,会引起舍内氨气浓度过高。
氨气不仅仅会导致臭味的产生,过高浓度的氨气还会对猪只和人产生严重的危害!
1、氨气溶解于呼吸道和眼结膜上,产生碱性刺激,诱发呼吸道疾病。
2、氨气由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破坏其输氧能力,引起组织缺氧。
3、氨气浓度过高会导致猪只增重缓慢,饲料利用率降低。
4、使猪只抵抗力和免疫力降低,容易被其他传染病感染。
那么,如何控制氨气带来的危害呢?
1、加强舍内卫生管理,及时彻底清理粪尿、饲料残渣、污水等废弃物。
2、保持合适的饲养密度。
3、调整日粮配方。
试验表明,日粮中添加优兰宝——丝兰提取物,可以降低氨气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