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刍动物因其独特身体构造,氨除了来源于肠氨,还能来源于瘤胃。反刍动物瘤胃中微生物介导的氨基酸脱氨基作用和非蛋白氮水解作用是瘤胃内氨生成的主要途径,并且由于蛋白质和非蛋白氮饲料在反刍动物生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反刍动物正常代谢过程如下:
适宜的氨浓度有利于瘤胃内微生物的生长,提高微生物的消化效率。然而,当高降解蛋白或非蛋白氮饲料添加饲喂过多时,会引起瘤胃内氨浓度过高,则会对反刍动物机体造成危害:
1、瘤胃氨浓度过高,导致瘤胃内氮不平衡,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Patra指出,当瘤胃内氨浓度超过1000 mg/L或pH大于8时,会引起瘤胃氨中毒,危害反刍动物机体健康,甚至引起死亡
2、高氨浓度会使反刍动物上皮刷状缘的高度显著降低,破坏反刍动物瘤胃及肠道上皮细胞的完整性,诱导上皮细胞凋亡,导致通透性过量增加,最终影响瘤胃及肠道上皮屏障功能。
3、当瘤胃内氨浓度较高时,还会抑制尿素转运载体的活性,降低血液中尿素向瘤胃内的转运效率,影响瘤胃内的能量代谢。
4、过多的氨进入血液,造成血氨升高,还会对反刍动物的蹄壳组织造成损害,降低蹄壳的硬度,形成粉蹄、红蹄,造成加反刍动物对于外界接卸损伤抵御能力的降低,提高奶牛蹄病的发生率。
5、过高的血氨反刍动物对繁育存在重大影响:对精子、卵泡和胚胎产生毒害作用;还会导致子宫内液体中镁、钾、磷和锌的离子浓度, 升高子宫内环境的pH 和前列腺素的产生, 使促黄体素与卵巢受体结合, 导致孕酮浓度下降, 使子宫内环境变得不利于胚胎发育;另外瘤胃中产生过量的氨转化为尿素, 会消耗更多的能量, 进一步加剧了泌乳早期能量负平衡,能量负平衡可通过多个途径影响奶牛的繁殖性能。
总上所述,适当的降低血氨,可以提高反刍动物日粮消化吸收率,提高生产性能。丝兰提取物-优兰宝,作为反刍饲料添加剂,往往只在冬季用降低氨气排放,其实对于减少瘤胃内氨产生也有明显效果:丝兰皂苷多糖多酚协同作用,可以将改善瘤胃菌群平衡+脲酶抑制双效合一,促进反刍动物瘤胃和肠道绒毛的修复和发育,提高肠道黏膜免疫的能力,减缓氨的生成速度,并可以提高蛋白质及非蛋白氮的的效率,提高反刍日粮蛋白的利用率,减少反刍动物发病率。